合成生物投资更趋向理性
2024-08-21 09:53:05 来源:投资界 阅读量:55242024年,生物制造的政策东风再次吹向合成生物学赛道。从《“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到《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系列扶持政策,促进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推动生物经济的绿色转型。
随之而来的,是合成生物学在二级市场的火爆,相关概念股大涨。“生物制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和新业态,业内多位专家认为,生物经济将有望成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数字革命后,未来的第四次产业革命。
但与二级市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合成生物学在一级市场“遇冷”现状。据动脉橙及企名片Pro数据,自2021年以来,中国合成生物学赛道融资事件数逐年下降,并在2024年骤降。
中国合成生物学企业融资事件数
有多位投资人向动脉网表示,“今年看了很多合成生物学项目,但顾虑很多,很少出手。”
2024年半年完成超20亿元40余起融资
2000年,伴随着凯赛生物的成立,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拉开序幕。20年间,中国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据智研咨询,2023年中国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约为12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中国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达到40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增长趋势。
期间,中国合成生物学不断取得新的技术突破。一方面,基因测序、编辑和合成的技术持续迭代,包括2006年Amyris在青蒿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及2013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横空出世等,推动了合成生物学的研发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合成生物学行业的基础研究不断进步,相关专利的申请量快速增长。据《从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看合成生物学的发展》,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学相关研究文献发表量全球仅次于美国。
伴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和创新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的,是一股投资热潮。从2015年开始,我国合成生物学领域投资开始进入加速期,而从2020年起,资本市场上“可投资资金”总量减少,生物医药领域“投资回报预期”下降,投资界盼望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具有潜力的领域。
2021年,合成生物学领域投融资迎来全面爆发,合成生物行业融资金额达到23亿元。同时在二级市场掀起一波IPO热潮——巨头凯赛生物、华恒生物相继登陆科创板。不过,合成生物学的“光芒”随后逐渐暗淡,据动脉橙及企名片pro数据统计,2021年至2023年,投资数量分别为156、140、107,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截至8月19日,据动脉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合成生物学一级市场共发生44次融资。粗略计算,总融资额已超过20亿人民币。
以下为投融资数据汇总:
2024年合成生物学投融资企业 动脉网整理
总体来看,合成生物学领域“投早投小”的投资风格明显,44起融资中仅有4起为B轮及B轮以后,包括赛桥生物、微康益生菌、慕恩生物及宝济药业。今年亿元级别投资共有8起,集中在A轮及A轮前4起,包括获得1.5亿元融资的衍微科技、获得3500万美元的大睿生物、获得2000万美元的胶之屋,以及获得1亿元的正序生物。
从出手的频率和资金规模看,今年出现轻微的下降趋势。一年前,蓝晶微生物完成B4轮融资,融资金额逾4亿元,由中平资本领投,江苏黄海金融控股集团跟投;而在2023年,蓝晶微生物获得高达8.3亿元的B3轮投资。整个B系列中,蓝晶微生物总共完成19亿元的融资,一举成为合成生物学最一级市场最受关注的合成生物学企业之一。今年来看,获得*一笔融资的慕恩生物,加上此前的2亿元的C轮融资,C系列总共完成5亿元融资。
盘点发现,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红杉系以投资28家创新企业领跑,为布局最广的机构;IDG资本以27家投资紧随其后。不过目前这之中今年仅有红杉中国在合成生物学赛道出手,投资以脂生物表面活性剂为核心的衍微科技和聚焦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的正序生物。
此外,国投系布局了24家,包括以*投资3亿元创造上半年*一笔融资的国投聚力。在产业引导基因中,淡马锡和礼来亚洲基金表现突出,分别布局25家和18家。
而从今年出手的机构来看,产业引导基金和高校科研基金也强势发力。深圳天使母基金、四川发展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上海科创集团、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等均在今年出手,以水木创投为代表的高校科研基金也在积极布局。
投资更趋向理性
需要指明的是,合成生物学融资数量下降这一趋势,并不单一。据动脉网统计,2024年H1,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的阶段性下行趋势仍在持续,相较于2023年同期,融资交易数量大跌21.9%。“资本寒冬中,也许合成生物学赛道受到的影响相较于其他医疗领域更小。”领路资本总经理龚默说。
在资本下行周期中,投资机构展现出更为理性的投资行为。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机构在投资决策上变得更加审慎,重视对企业基本面的深入分析,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和现金流状况。同时,投资者倾向于寻找那些具有长期增长潜力和稳定现金流的企业,以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和回报性。
“本质上来说,投资还是要回归到商业本身。”明熙资本陈杭认为。过去几年,海内外合成生物学龙头在商业表现上差强人意,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判断。
2021年,合成生物学独角兽Zymergen递交IPO申请,当年4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风光无二。然而,3个月后因错误判断市场需求和规模生产的困难,被曝临近商业化的核心产品生物基聚合物薄膜Hyaline量产失败,Zymergen盘后交易迅速下跌78%,市值缩水近25亿美元,最后被同行明星企业Ginkgo Bioworks以3亿美元收购,遗憾离场。
巨头Ginkgo Bioworks的财务表现如何?根据其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总营收为5600万美元,同比下降30%;核心业务Foundry营收2788.9万美元,同比下滑18.2%。运营亏损为2.23亿美元,截至第二季度末,Ginkgo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剩7.3亿美元。
从2023年开始,Ginkgo Bioworks就开始面临严峻的财务挑战,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从2022年末的13亿美元持续下降,截至目前累积亏损达到55亿美元。今年5月,Ginkgo收到纽交所上市不合规通知,连续30个交易日内公司普通股的平均收盘价低于每股1.00美元。周四公布其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后,Ginkgo Bioworks在盘后交易中增长3.15%,截至8月19日收盘,股价为0.22美元/股,市值为4.67亿美元。距离其260亿美元的最高市值,已经缩水超过98%。
“一些合成生物学企业没有利润体现,或者收入大幅增长但利润无法扭亏为盈,那这样的商业模式也是有问题的。”投资人Mark说。以Ginkgo来看,2023年全年核心业务Foundry营收零增长,并还在持续下降中,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而在多数投资人看来,投资趋向理性的原因还有更多。“无论怎么说,合成生物学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对于市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也许投资机构不会为这个概念付出溢价。另外一方面,最近几年合成生物学赛道也更卷了,一些原料类单品竞争更加激烈,但由于技术门槛相对不高,很难做出更多创新点吸引投资机构,机构也没法接受由于内卷竞争导致市场利润空间缩小带来的财务回报不及预期。”陈杭说。
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尤其是化妆品原料开发方面,产品同质化问题显著。粗略统计,当前中国有超过40家合成生物学企业专注于此,众多初创及上市企业纷纷聚焦于角鲨烯、麦角硫因、依克多因等热门原料。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在所难免。以麦角硫因为例,其价格已从数年前的20万元/公斤骤降至几万元/公斤,这对企业的落地实施与市场拓展能力构成了直接挑战。今年2月,该领域早期参与者之一的中科诺识宣布破产。
不过,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顾虑,但多数投资人还是对合成生物学赛道的未来充满信心。“合成生物学并不是一个一过性的行业。合成生物学与我国当前着重发展的新增生产力方向高度契合,其技术创新与迭代将对工业生产、农业、医学以及生物材料等领域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尽管融资数量短期内出现下降,但并不预示着长期的持续下滑趋势。”Mark说。
用投消费的逻辑投合成生物学?
“经过多年对合成生物学赛道的观察,对于大家来说现在创新能力和市场能力可能已经成为了首要的考虑因素。”陈杭说。“前几年融资环境好的时候,很多高校或科研背景创始人创业还是比较容易融到钱,也是因为当时公司还没有走到商业化阶段。但现在很多公司商业化表现不及预期,可能大家也会思考,到底要不要继续为技术的前景买单?”
从今年合成生物学企业的融资来看,产品型和平台型之外,工具型的公司出现频繁,至少有13家工具型企业拿到融资。这也正是陈杭看好的领域,“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驱动下,我相信国内的合成生物学工具服务会引来拐点。目前已经有一部分的企业开始专业化提供合成生物学工具及服务,虽然还存在保密、成本等因素制约,但参考海外发展路径,我相信有一部分企业可以先跑出来。”
Mark也更看好处在工具层的合成生物学企业。“我们更倾向于关注前端的工具层面,包括像DNA合成、测序或者编辑。一是这一层有一些具体的诸如准确度或成本的指标可以去衡量水平,具有很多海外对标的公司;二是上游企业能够服务更多企业,可能不局限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市场空间足够广阔;其次,工具层的门槛相对更高,目前国内布局的企业屈指可数,还没到卷的时候。”
“合成生物学的工具层的进步,将会助推下游的产品的迭代创新,进一步降低生物制造的成本,而这也将昭示合成生物学产业化的巨大潜力和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影响。”陈杭说。
同时具有个人投资者身份的龚默认为,“用投医药的逻辑投合成生物并不合适,用投消费的逻辑投合成生物比较合适。”合成生物学的许多终端产品最终都将面向消费者市场,如果仅仅采用投医药的逻辑,可能会过于关注技术细节和研发过程,而忽视了市场需求、商业模式和消费者接受度等关键因素。“所以现在合成生物学赛道里,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是*的核心因素。”
对于未来的合成生物学投融资趋势,多位投资者都在采访中提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财务投资之外,定向的产业投资趋向明显。例如今年获得明熙资本投资的君跻生物和?茅台基金加注的虹摹生物。
虹摹生物于2022年由蒙牛和弈柯莱生物共同孵化,主要从事营养健康等产品的研发及销售,核心产品为HMO。国际上,HMO已经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膳食补充剂、功能性食品等领域,而在国内,这一市场的发展才刚刚开始。目前,国内有能力将HMO工业化生产的公司寥寥无几,包括虹摹生物、一兮生物、恒鲁生物、芝诺科技等,而在上市公司方面,广济药业、嘉必优以及朗坤环境等,也在产品管线进行布局。
近年来,国家对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上海、深圳、常州等多地相继出台了合成生物学相关支持政策。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外,还明确了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
无论中国合成生物学的技术浪潮如何翻涌,资本市场的热度如何升降,动脉网将始终关注,共同企盼“生物制造革命”的到来。
* 参考文章:
合成生物学:引领“第三次生物科学革命”的朝阳产业.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
“资本寒冬”中,还有哪些机构在投资合成生物技术企业?芳博士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20万预算买日系B级车,日产天籁和本田雅阁的差距有多大?...
-
姗姗来迟,价格“向下”的乐道汽车能成功吗?...
-
2”字出头油耗真实力看得到,试驾超混新家轿风云A8远航版...
-
站在永宁门从第五代DM技术回望王传福的技术报国路...
-
算力革新—“黔”力“沪”动8194;2024贵州省算力产业上海招商推介会...
-
电动车与燃油车:越野能力的较量,未来谁主沉浮?...
-
魏牌新摩卡Hi4上市售23.88万4.7秒破百...
-
中新网甘肃周周见兰州安宁的“安宁”之路...
-
试驾领克07,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5秒,综合续航最高可达1400公里...
-
东风风神L7如何演绎路遥知马赫?...
-
谁是名副其实的合资中型车“三好学生”?帕萨特对比凯美瑞...
-
印媒:中国电动汽车崛起,印度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