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财富:中国经济历经多年,在挑战与机遇中稳步前行
2025-02-18 11:44:18 来源:网络 阅读量:9855 会员投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届三中全会始终作为决策层规划未来施政方针的重要风向标。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改革。面对当前中国经济的热点、难点与增长点,我们需共商对策,共同应对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考验。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超常规发展后,于2010年达到了10.4%的GDP增速高峰,这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巅峰之年。自此之后,中国步入了经济增速下行的通道,尽管2023年经济增速达到了5.2%,2024上半年也维持了5%的增速,但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并积极寻求平台期的高质量发展路径。L型转换的比喻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一过程:经济在经历下行调整后,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期,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速度,而是结构优化支撑下的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2035年的发展目标,经济增速不能击穿5%的底线。为此,“十四五”乃至更长远的规划期内,我们需努力提升经济增速,确保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经济能保持在一个合理且可持续的增长区间。人口结构的变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纵深发展,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在创新能力上仍有待提升,工业化的进一步升级与城镇化的推进,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两大引擎。

然而,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必须面对并解决一系列棘手问题。地方财政困难便是其中之一,财税改革成为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如何通过改革,从根本上化解基层财政困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块“硬骨头”。省以下财税体制改革及相关配套改革的实质性推进,是构建健康、可持续地方公债制度的关键,也是挤压隐性负债空间、防范财政风险的重要举措。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样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历史性考验。作为支柱产业,房地产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保障“住有所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房地产的自然垄断性与公共产品属性,使其成为了风险与矛盾集中的领域。因此,我们必须构建“双轨统筹”的房地产市场体系,既要托起保障轨,又要让市场轨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房地产市场必然是多样化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完全失去投资属性。

中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面对诸多挑战与机遇,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乃至更长远的时期内,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新思科技扩展硬件辅助验证产品组合推动下一代半导体和设计创新...
-
“5G+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加速推动“中国智造”迈向高质量发展...
-
国家广电总局出新规:微短剧需审核备案,保障行业健康繁荣发展...
-
推2款车型奔腾小马新车型上市售价4.09-4.39万元...
-
科创板,又迎重大资产重组!...
-
股价大涨超14%,黑芝麻智能为何能对标英伟达?...
-
罗氏诊断中国荣获2025《商业周刊》彭博绿金中国ESG50榜单“领军企业...
-
海南:夯实“五心民政”建设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
郑州博览会丨亦木良品【小家八弄】主题展,圆满收官...
-
破发股朗坤环境4股东拟减持2023上市即巅峰募15.4亿...
-
年后机票价格大跳水,错峰出游正当时...
-
即时配送蓬勃发展,跑腿经济助力社会高效运转...